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兵团统筹推进饲草种植、高效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蹚出畜牧业发展新路:用“循环”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

发布时间:24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 编辑:淮振杰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春耕始,万物生。眼下,既是春耕忙碌时,也是畜禽春繁春配的有利时期,兵团广大科技特派员们不仅活跃在田间地头,还走进养殖场、合作社,为养殖户进行畜牧养殖科学喂养、选种育种、牧草种植等技术指导。

近年来,兵团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更具动力、活力、竞争力的畜牧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兵团畜牧业普遍停留在传统发展阶段,草畜矛盾比较突出,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草原要增绿,牧工要增收,如何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兵团坚持“生态优先、以草定畜、草畜一体、循环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统筹推进饲草种植、高效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生态循环产业链,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畜禽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推进绿色循环畜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保护草原是前提

以养定种,共享生态红利

牧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制约现代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牧草的生长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为夏季生产,冬季牧草短缺。而在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坂山工业园区的新疆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却有着一座智慧牧草工厂。

“与传统的牧草种植不同,这里的牧草不种在水或者土壤中,而是生长在空气里,四季常青。智慧牧草工厂种植区内设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种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各项种植数据,整个工厂立体化三维耕作,能让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率得以数倍地提高。”新疆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石国良介绍,种植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年产鲜优质高蛋白牧草(蛋白含量为32.2%)约3000吨。从蛋白量推算,相当于3700亩地的产量,有效保障了优质饲草料供应,为三师图木舒克市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兵团拥有天然草原2287.8万亩,草食畜牧业是牧工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兵团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推广人工种草项目,加大优质饲草种植和良种繁育,强化草业先进技术服务,提高优质饲草料商品化供应能力,以缓解草畜矛盾带来的草原生态安全问题,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牧业上的短板,通过种植饲草,在农业上可以补回来。种植业要围绕畜牧业走,简单地说,就是牲畜需要什么,农业上就提供什么、种植什么,这样就大大地减轻了草场压力,从而实现保护生态与生产发展双赢。”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15日,在十三师红星一场七连草畜一体化(沙培牧草)产业示范基地试验棚里,今年种植的第二茬沙培玉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丰收。

红星一场按照“小规模、大群体、以草定畜、草畜一体”的发展思路,投资250万元建设草畜一体化(沙培牧草)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养定种、以种促养、草畜一体化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大棚种植牧草,不受季节限制,节水又高产,一年四季都能为畜牧养殖业提供新鲜的饲草。”红星一场草畜一体化(沙培牧草)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闫新介绍,该基地种植的牧草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每亩地年产牧草120吨左右,不仅可以解决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也将大大缓解天然草原载畜压力。

如今,兵团饲草生产经营正逐步向机械化、良种化、标准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不但能提供足量优质牧草,减轻天然草原的载畜压力,还可以促进天然草原低成本自然恢复,提高草地生产力,最终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2023年,兵团天然草原牧草长势总体平稳,草地生产力稳中有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明显增加。

“草畜平衡”算大账

散养变合作,增收拓新路

走进昆玉市昆园镇昆泰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小区,只见牛儿正在宽敞干净的棚圈内踱步、吃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依偎在羊妈妈怀里吃奶,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以前职工都是顶风冒雨、赶牛挡羊,以散养放牧为主,不仅养殖周期长,散养的牛羊体格小、抗灾能力弱,还会对草场造成一定破坏。”十四师二二四团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贾红星说,为了改变传统畜牧模式,连队通过“两委带头、职工入股”的方式,坚持“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昆玉市昆园镇昆泰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舍饲养殖,彻底改变了职工的生产观念。

放了大半辈子牧,二二四团八连职工牛在堂毅然把“牧鞭”交给了合作社。“这一步算走对了!以前我养羊采用散养的方式,眼看着能吃的草越来越少,羊的繁殖也不见起色。加入合作社后,有专业饲养人员科学喂养、精心管理,羊羔成活率提高了30%,而且到了农忙季节,我们在地里忙自己的事,种植、养殖两不误。”说起自己的决定,牛在堂一脸骄傲。

近年来,兵团坚持农牧结合、绿色生态发展方向,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支持职工群众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使职工群众从家庭散养转向合作社集体化养殖,形成规模化效益,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

昆玉市昆园镇昆泰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引进了360只湖羊和100头肉牛,做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使养殖周期大大缩短,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草场压力。“湖羊两年可产三胎,每胎可产1只至3只羊羔,羊羔长至3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仅湖羊养殖一项,一年可为合作社带来40余万元的收益;一头肉牛利润大概在4000元,一年估计利润在80至120万元左右。”贾红星说。

八连党支部还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路径,引导职工种植青贮玉米和饲草,并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滋养枣园土壤,将皮皮枣用作饲料喂养牲畜,走上了一条种养结合、粮饲兼顾、草畜配套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高效的养殖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兵团研究制定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补贴办法,加快现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升级,完善圈舍、饲喂、挤奶、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设施装备集成配套,提升畜牧业机械化、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按照分段饲养、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等生产标准和养殖技术,提高养殖规模、质量和效益。到2025年,兵团将创建100个以标准化、现代化生产为核心,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畜禽规模养殖场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0%以上。

                           新疆天润北亭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挤奶间(淮振杰摄)

通过发展舍饲养殖产业,兵团畜牧养殖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零散放牧向产业化转变。同时,优化了畜群结构,扩大了饲料产业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恢复植被的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养殖、种植产业实现“双向”发展。

做好“粪污转化”文章

以用促治,就近还田利用

4月18日,在九师一六七团万只羊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搭建钢架结构的圈舍。该项目总投资4350万元,计划建设1.5万平方米圈舍及配套设施,主要用于优质品种多胎羊的引进与繁育,养殖规模10万只。

“之所以选九师白杨市投资兴业,是因为这里农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饲草料丰富,可以实现农牧结合,以农养牧。我们计划逐步发展标准化饲喂、繁育、养殖等体系,配套生物发酵肥加工生产设备,将牲畜粪便处理后返田,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新疆金羊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说。

这两年,九师白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现有畜牧养殖合作社80余个,牲畜存栏65.44万头(只),在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养殖的同时,畜禽粪污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小压力。

为此,九师白杨市积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方针,争取各类资金6000万元,在团结农场、一六五团、一六七团、一七〇团等团场养殖基地集中建设堆粪场、集污池、覆膜发酵场。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师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将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将达96%。

“通过项目支持,粪污处理设施更加完善,牛粪‘变废为宝’,养殖场粪污处理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九师一六五团白桦林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金成告诉记者,合作社养了300多头牛,每年产生粪污上百吨,粪污通过标准化集中处理变成优质有机肥,再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就近还田还园,既解决了养殖场粪污污染问题,又改良了土壤,为农作物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创新农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是实现“变废为宝”,将农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途径。

兵团持续在畜禽粪污转化上做文章,探索创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的新模式,推广普及畜禽粪污全量还田利用技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将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与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实现养殖粪污就地消纳循环利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促进农牧生态循化发展,到2025年,兵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8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