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涉农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以下是对这些法律法规的详细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农业地位与目标:该法第三条明确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包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等。法规1
- 农业多功能性:第四条强调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作用。这体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法规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 立法目的:该法第一条阐明了立法目的,即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规3
- 振兴原则:第四条规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创新,以及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等。这些原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
此外,涉农法律法规还涉及对农业有关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