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点半,六师芳草湖农场“纯手工果蔬凉皮店”后厨里热气蒸腾,38岁的店主李罗英忙碌开了。菠菜汁与面粉在盆中翻搅,逐渐融合成翡翠色面团;另一边,火龙果汁将面粉晕染成晚霞般的绯红色。这些用新鲜果蔬榨成的天然色素,正被李罗英一点点揉进面团,化作碗中色彩斑斓的凉皮,端上食客的餐桌。
李罗英花了两年时间,将火龙果、菠菜等果蔬变成舌尖上的“彩虹”。在兵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她凭借这独特的果蔬凉皮,蹚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红、绿、黄、白相间的凉皮像彩虹一样,既好看又健康。”李罗英告诉记者,2019年,她前往成都学习火锅制作技术,偶然在当地夜市看见了果蔬凉皮,那缤纷的色彩一下抓住了她的目光,她在摊位边一连蹲守三天,仔细观察制作流程,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带回新疆。
回到团场后,李罗英购置了破壁机、电子秤,开始尝试将果蔬榨汁,融入传统凉皮制作工艺中。为掌握精准配比,她记录了数十页笔记:“菠菜焯水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否则凉皮的颜色不透亮;蒸凉皮要掌握好火候,多一秒太硬,少一秒太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她终于摸索出最佳制作方案。
2024年3月,李罗英的凉皮店正式开业。开业首日,她把试营业期间收集到的顾客建议整理成“改良清单”,针对清单上的内容,对凉皮的口味、制作工序等细节逐一优化。正是这份对品质的执着与用心,她的凉皮迅速在朋友圈“出圈”,单日销量突破600份。
为确保口感,李罗英坚持每天清晨4点半准时开工,打果汁、洗面筋,仅这两项工序就得耗费1个小时。与传统凉皮不同,李罗英制作的果蔬凉皮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与添加剂,全靠天然果蔬汁调色,保留了最纯粹的食材本味。这份坚持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回应,开业6个月,就有北京游客一次打包11份凉皮带回家,乌鲁木齐、昌吉、塔城等地的商户纷纷慕名而来,洽谈加盟合作事宜。
李罗英的创业之路,与芳草湖农场的文旅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形成了强大共振。2024年6月,芳草湖农场举办第三届“依依芳草情”文化旅游季,李罗英的果蔬凉皮被评为“新疆名小吃”,成为文旅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如今,李罗英的凉皮店已然成为芳草湖凉皮的一张亮丽名片。正如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一碗凉皮,都是阳光、土地和汗水的结晶,这就是咱兵团人的味道。”这位曾经在棉田里辛勤劳作的兵团职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果蔬编织成彩虹,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兵团人拼搏奋斗的新篇章。(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段若冰 通讯员 于三 文/图)